周卫民是白沟新城义合庄村一位普通农民,也是一名基层党员。像大多数白沟人一样,一家三口人靠箱包加工、务农营生,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把自家的农家小院变成了69名孤寡残障人士的“天颐幸福院”,把与他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和儿童当作自己的亲人无私收养照顾。十几年,他和他的家人用一颗善良的心演绎着人间真情,用初心和行动谱写了一个个震撼心灵的故事,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与大爱。今年,周卫民荣获“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周卫民一家早年生活困难,爱人又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无钱医治,饱受折磨,乡亲们经常伸出援手,这份恩情令他铭记在心。自那时起,沐浴在爱心下的周卫民,也决定用爱去照亮、温暖别人。后来,由于勤劳肯干,他家经济条件有所好转,于是他决定传递爱心,尽自己所能帮助照顾那些需要救助的孤寡残障人员。
优秀共产党员 周卫民
家里遭难时,很多人帮我们。现在咱过好了,也要帮别人。那些孤寡、流浪、残障的人,比咱还可怜。对这样的人,帮一次,帮不到根儿。办个幸福院,住在一起,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困难。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2010年3月,经过勤奋苦干,稍有余力的周卫民毫不犹豫地拿出家里十几年的积蓄,又东挪西借凑了30万块钱,盖大院儿,办幸福院,免费接收照顾孤残人士,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为他们寻医问药。在党的关怀和支持下,周卫民加入党组织的想法日益强烈,同时,他长期坚守、默默奉献的精神,也深深感动着广大党员干部,经义合庄村党支部培养,2014年12月,周卫民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义和庄村党支部书记 赵增臣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周卫民这种心怀大爱、竭尽他自己所能收留孤寡、残疾老人和流浪者的善举,值得我们学习。
入党以来,周卫民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收留的孤残老人、流浪者悉心照料。没钱请护工,他和妻子就是护工,每天早晨6点,就开始起床张罗十几口人吃饭;很多人无法自理,两口子就将做好的饭端到他们床前。目前,幸福院里住有9名特殊人士,其中3人有精神问题,2人有疾病常年卧床不起,另有3名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
疫情期间,周卫民的生意受到严重影响,让本就拮据的大家庭更显困难,但他咬紧牙关,一如既往,并且为每位老人增加营养,增强体质和抵抗力。此外,周卫民还主动申请到村口卡点值守,在村民群众都闭门不敢外出时,他始终在村落间“逆行”,宣传引导、摸底排查、在危难面前,践行党员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干担当诠释对党的忠诚,彰显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员的风采。
党员 赵跃强
周卫民作为一名党员,做了很多好事,不图名不图利,无私奉献。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挥我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周卫民的无私大爱,感动了一大批有爱心的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幸福院”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人自发到这里捐款捐物,定期做义工。周卫民的家人、亲戚、朋友也由原来的不理解,变成了现在的坚定支持,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接济他。
优秀共产党员 周卫民
这些年确实不容易,不过幸亏有政府和家人、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忙,让我们一次次渡过难关。现在关注支持咱们幸福院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我一定不辜负党的信任,不辱党员使命,争取帮助到更多的人。
近年来,白沟新城党工委、管委会从税收、医疗、救助、资金等方面对幸福院及其所属支撑产业给予了巨大支持;组织人事局多次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幸福院送去关怀和帮助;白沟镇党委、义合庄村“两委”为幸福院的土地、供暖、运营等方面提供保障;社会各爱心团体也持续关爱着这个让人暖心的“大家庭”,扶孤助残的大爱在接力中不断延续。
白沟镇党委副书记 李斌